学校事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栏目 >> 学校事务 >> 正文

关于印发华侨大学2017年上半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7-02-21    作者:     来源:     点击:

关于印发华侨大学2017年上半年

工作要点的通知

华大综〔2017〕9号

学校各单位:

现将《华侨大学2017年上半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学校将定期开展督查工作,望引起高度重视,做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华侨大学

2017年2月21日

华侨大学2017年上半年工作要点

2017年上半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重点,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抓手,以服务“两个面向”为载体,以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工作为突破,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重点做好思想引领、教学评估、学风建设三项工作,以优异的办学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认真开展理论学习,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好思想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入阐释了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全校上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为华侨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实现而不懈奋斗;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依规治校;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国际化办学,更好的履行为侨服务的办学使命。

二、以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全校协同推进,筹备审核评估

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动员大会要求,以《华侨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为指导,启动审核评估相关工作。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工作清单和时间安排表,逐级抓落实,认真做好动员学习、自评自建、自评改进、正式评估、整改提高等各环节任务。推动各学院成立相应工作小组,组织各学院开展自评自建活动,积极准备自评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积极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相关制度,为评估工作提供保障。

(二)完善规划体系,明确工作定位

进一步站在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全党工作大局中去规划学校工作。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中心,以提升本科教学水平为目标,针对本科教学具体需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规划体系。依据《华侨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华侨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专项规划,构建本科教学水平提升长效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结构、服务面向和发展目标定位,进一步凝练办学理念,突出“育人为本”办学理念在学校办学各个环节的彰显度。根据“十三五”规划细化分解任务,切实抓好年度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落实,全面提升“十三五”发展实效。大力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实施,根据实施细则和年度计划,进一步解放思想,狠抓任务落实,为“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有力保障。

(三)坚持以生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调整学科专业。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对学校专业建设进行科学规划,进一步厘清专业建设思路,明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专业结构调整,继续对生源质量差、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进行限招和停招。加大对优势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一批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优势专业。根据国家与福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依托现有学科专业优势,进行新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专业认证评估工作。

2.优化培养方案。以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为依据,继续调整优化培养方案,将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发挥学科专业特点,增加柔性教学安排,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华侨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运行。

3.打造课程体系。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定《华侨大学“十三五”课程建设规划》,明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大课程建设投入力度,建立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课程建设组织保障体系和政策激励机制。进一步调整优化课程的数量和结构,构建完善的课程建设体系,加大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百门优质课程建设,打造一批高显示度的优质课程,力争国家精品课程实现突破。

4.建设教材体系。继续深入实施“规划教材”立项工程,以立项和获奖教材带动整体教材建设。大力加强教材选用管理,保证教材选用质量,优先选用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和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使更多的精品教材、优质新版教材进入课堂,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5.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在全校积极推广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实验实训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多个方案对比等教学方式。改革实验方式与内容,增加设计类综合类实验项目,加大力度开放实验室。探索试行实践能力培养四级制,坚持实践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改革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增加工程类项目和结合科研项目的比例。

6.推进国际化办学。建立稳定的全英文授课师资队伍,提升全英文教学水平。修订、优化全英文教学专业教学计划,增加全英文教学专业门类,丰富全英文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模式的国际化,激励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做深做透《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英国名校硕士预备项目,拓展1+1+1&2+1双硕士学位项目(DMP)、美国/英国学生短期交流项目(YES/UES)、欧美实习联培项目(PEP)等5个新品牌交流项目,努力均衡学生双向交流。加强与台湾高校的互动往来,吸引更多台湾交流生。

7.强化教学管理。紧紧围绕教学质量生命线,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过程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加强学校专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人员稳定,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管理水平高,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教学管理队伍。加强教学顾问组建设,聘请长期从事教学或教学管理工作经历,经验丰富、教学效果突出、为人师表、德高望重的资深教授担任教学顾问组专家。

8.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质量标准,紧紧抓住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三个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主要教学环节和教学基本建设对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培养方案审查制度、开学期中和期末教学集中检查制度、随机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全程监控、全员监控。

9.加强实践教学。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把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积极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实验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在重视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加大抽查力度,通过各环节检查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四)多方引进人才,优化师资结构

1.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按照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要求,大力实施“百名博士引进计划”,持续壮大师资队伍,进一步降低生师比。细化各学院学年引才方案,稳步推行3+X试聘长聘引才制度,积极招聘海内外博士师资。继续推进“荟萃高端人才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引进模式,积极促成“以才引才”和“团队式引才”,汇聚更多高端人才来校工作。

2.进一步鼓励教师投入教学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把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严格落实、常抓不懈。以“质量工程”为抓手,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丰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推动教师回归课堂,让学生接触优秀教师、优质课程和优良资源。

3.进一步完善教师成长机制。把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作为教师发展的两条主线,通过“闽江学者”“教学名师”“学科学术带头人”等校内外各类人才计划,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落实《华侨大学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若干意见》,促进学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建设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发展提供组织保障。积极改善教研室、实验室和研究室工作条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开展“学风建设年”活动,培育优良学风校风

1.完善规章制度,构建长效机制。完善考核奖励制度,修订完善学生奖励工作办法、奖学金评定办法、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大学风表现情况在评奖评优中所占比重,发挥激励效应。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和考试制度,修订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及学籍管理办法、本科考试工作条例等相关制度,正考风促学风。完善检查监督评价制度,制定领导干部听课制、教师评学管理办法,出台《华侨大学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坚持教学管理人员期中教学检查、学生辅导员随机课堂抽查、校院教学督导组不定期督查等三个层级检查的紧密结合,强化课堂秩序调控和师生课堂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力促良好学风形成。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团支部、学生团体、学生党员干部的组织带动作用,调动学风建设主体积极性,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班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等队伍的引领、指导、督促作用,促进学生主体意识觉醒。创建“无手机、无迟到、无旷课课堂”“无餐饮教室”“无作弊班级”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专注课堂、积极进取、诚信应考。开展“班级优良学风评比”“我要当学霸”等活动,实行学风班级考核、定期讲评、定期公示制度,树立典型,使学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3.落实“五项措施”一是强化教育。通过开展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成长与成才报告、十佳大学生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发展观。二是优化管理。根据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学风教育思路、内容和方法,使学风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需要。三是创新活动。坚持“围绕学风抓活动,抓好活动促学风”,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文体艺术等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四是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完善家庭困难、心理困惑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体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不断提升心理健康素质。五是表彰奖励。开展校院两级学风建设表彰,表彰在学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激励广大学生努力学习。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学风建设年”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引导教师静心从教、学生静心学习。打造文化校园、书香校园,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引导师生通过研究学问提升境界,通过读书学习升华气质。把好教师入口关、培训关、考核关,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教师,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切实将立德树人理念内化到教师灵魂深处。加强教师科研诚信教育,建立科研诚信档案,抵制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风气和行为。

(六)完善硬件设施,保障教学质量

1.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做好2017年本科实验室建设项目的下达和跟踪实施,推进实验室分层建设,启动本科教学评估自查、自评等相关筹备工作,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完成实验室基础信息网络化建设。推动贵重仪器共享平台二期建设,完成设备入网与开放工作,加快推进分析测试中心建设。

2.继续加强图书资源建设。制定图书资源建设长期规划和图书采购总预算,结合学校建设重点学科和急需资源规划,科学制定年度购书计划和经费预算,合理安排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数据库资源与普通资源、中文图书期刊与外文图书期刊的比例。以满足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需求为原则,逐步加大图书采购资金的投入。

3.继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工作进度继续做好两校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校园内钉子户和集美大道沿线民房拆迁工作取得进展。按照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要求,加大对教室的维修改造力度,调整教室功能,加强对教室等教学设施的管理。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修缮和采购力度,满足正常教学使用。

4.继续加强信息化校园建设。加快智慧教学平台、云安全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扁平化网络平台改造升级,完成关键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评测工作,健全技防、人防综合保障体系。完善智慧化校园整体规划,推动电子校务与移动校园平台建设。做好华侨大学侨务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工作,促进数字信息管理技术提升。

(七)继续做好招生工作

继续坚持“控制规模、调整结构、优化生源”的指导思想,启动2017年招生计划编制工作,压缩境内招生规模,扩大境外招生比例,不断提升生源质量。做好招生宣传和咨询,加大招生薄弱省份宣传力度,发挥好网络新媒体在招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规范做好特殊类招生工作。积极开展境外招生宣传工作,做好香港副学位试点招生及学生培养,探索澳门学生班招生培养模式。筹建新的海外招生基地,继续完善海外招生网络。

(八)助力创新创业,服务学生成才

持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华侨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建立创新创业育人体系,打造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和品牌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整合校内优质资源,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依托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开展省内院校合作,协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开展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全国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优化就业创业导师库建设,加强大学生创业园、丰泽华创园建设,做好入园孵化团队的跟踪指导。继续做好2017年毕业生就业的常规工作,力求2017年毕业生就业率再创新高。

三、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激发活力

(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领导体制

1.完善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深刻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干部的政治任务,每一个领导岗位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站,每一名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努力探索把有条件的党务工作者培养成学术带头人,把行政系统主要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培养成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逐步实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懂政治的业务工作者、基层行政系统负责人是懂党建的行政领导者。自觉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坚持抓思想政治工作与抓业务管理工作相结合,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构建起齐抓共管、分工明确、运转有序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建立部门协作常态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校园文化等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列入学校及各单位工作计划,推动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构建“大思政”格局。进一步厘清“突出重点,重在渗透”的工作思路,积极构筑以党建为龙头、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实践教育为特色、以社区环境育人为依托的多维立体格局。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做到齐头并进,学生抓灌输、教师抓培训、干部抓表率、领导抓责任。制定并落实“思想引领提升计划”“学生成长支撑计划”“管理服务创新计划”,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机制,促进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3.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工作评价和效果评估相结合。认真推进《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的贯彻执行,不断加强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外思想政治教育、条件保障、育人环境等各项建设,定期开展自测自评,查找问题和不足,加强研究分析,制定落实整改措施,逐步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督查、测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定期组织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调查研究,了解现状、研究问题、推动工作。

(二)创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1.围绕“六大工程”,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继续推进立德树人工程、金质文化工程、阳光资助工程、圆梦就业工程、心韵辅导工程、境外生培养工程,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的进步。积极创新辅导员工作方法理念,培育学习型思政模式。挖掘多元校园文化精神,培育特色型思政模式。同时,继续做好本学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其他常规性工作。

2.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构建“互联网+思政”工作格局,推进完善“易班网”“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建设,探索和构建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新模式,坚守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强化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大力开展假期和节假日社会实践活动。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为重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志愿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学雷锋公益活动体系,将志愿服务纳入社会实践学分管理。深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围绕团队立项、星级评审、“爱心日历”、“睦邻基地”等志愿服务品牌,规范志愿服务管理,促进志愿服务安全有序开展。规划思想引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三爱”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系统学习工程,扶持青年理论研究会发展,加快学生领袖拓展班建设,带动大学生理论研究热潮。加强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组织发挥作用,重点培养文化类社团,以立项活动、精品活动月等形式强化思想引领作用。

四、以服务两个面向为突破,夯实学科基础,提升科研能力,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积聚力量

(一)加强学科建设,涵养学科资源

1.调整优化学科布局。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推动《华侨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动计划》《华侨大学建设一流学科行动方案》《华侨大学建设福建省高水平大学目标责任书》任务的落实,研究制定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全面调研学科建设情况,梳理学科关系,加强总体规划,按照扶优扶需、扶新扶特的原则和分类指导、分类评价、分类投入的思路,继续加强对优先发展学科、重点发展学科、培育发展学科的建设力度。开展学科建设绩效评估、学院绩效评估,加强对年度学科建设基本经费和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跟踪和评估,对存在资源浪费的重复建设学科、投入产出效益低的学科进行调整优化,推动绩效考核和滚动评估的常态化。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导向,从强调学术创新能力向强化学术与服务需求并重拓展,加强学科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增强学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侨务工作大局、服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行业产业发展急需的能力。改善学科生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全面提升学科水平和质量,构建符合侨校特色的学科体系。

2.做好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动员全校力量,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导向,以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为中心,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特色及发展规划,科学制定申报方案和学位点建设发展规划,扎实推进2017年新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列审核各项工作,力争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新的突破。认真对照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征求意见稿),对相关学科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找准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各学院要以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列审核为契机,进一步明确本单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目标,全面检视学科方向、学科队伍、人才培养、培养环境与条件、保障措施等参评要素,为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调整、完善与改革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各学位授权点要根据申报结果,科学制定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方案,落实好各项建设任务,切实改善学位授权点学科的条件,提高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科研能力

1.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华侨大学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若干意见》为引领,扎实推进《华侨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组织实施、考核验收,把科技创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国家战略和福建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鼓励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主动上门,有效对接,抢抓机遇,加强校企、校地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认真实施《华侨大学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华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加大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形成成果转化机制,重视专利申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作用,推进地方和企业急需的关键技术、高新产品的研发,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着力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学科队伍的汇聚、学科方向的凝练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形成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创新团队培养引进机制、评价考核机制、经费投入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继续实施“中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加强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断充实后备科研力量。扎实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与协同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与水平。继续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科技奖励的申报组织工作,力争在数量上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提高在全国、全省高校中的排名。

2.深入落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举措。进一步贯彻落实《华侨大学服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跟踪、评估学校与福建八地市合作协议执行情况,深化拓展产学研服务的领域和范围。积极融入福建省自贸区建设、福建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拓展校地、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和新平台,充分发挥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工业设计研究院、制造工程研究院和分子药物研究院以及厦门软件园产学研基地的产学研窗口作用,开拓服务渠道,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抓住福建省实施医疗“创双高”的机遇,加强医学专业建设,拓展服务地方发展的抓手。加强学校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集中精力做好干部培训、教育扶贫、区域协调发展等工作。继续开展好知识、科技、文艺进基层、企业、农村、社区工作。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提升人文社科水平

1.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实施《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扎实推进“学术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百名优秀学者培育计划”“学术著作专项资助计划”等各类项目的实施和中期检查。组织实施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以及各类科研成果奖励的申报与管理,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加强高水平智库建设,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华侨华人信息中心/中国海外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等机构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深度参与和服务国家侨务工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智库研究成果定期发布制度,多渠道、全方位推介智库最新研究成果,争取更多智库进入国内第一方阵。

2.促进中华文化传播。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出台贯彻落实办法,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体制机制和校园环境氛围,协同推进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各项任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组织开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术研究和品牌实践活动,推动共建共享,不断增强师生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综合利用校园媒体、图书馆、文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载体,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师生增强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当代文化的热爱,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侨校优势,运用孔子学院(课堂)、海外华文教育基地、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体育活动、学术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主动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和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国际表达。

3.深入推进涉侨研究。制定出台《华侨大学为侨服务行动计划》,助力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民心相通人脉涵养计划”“丝路建设海外双语人才定向培养计划”“沿线华文媒体协作网”三大人文交流计划的实施,深化拓展为侨服务能力。加强涉侨研究平台和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福建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厦门基地的重要作用,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新时期侨务工作服务提供决策参考。加强侨研品牌建设,扎实推进中泰战略研讨会、《华侨华人蓝皮书》《泰国蓝皮书》、“一网一库”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在华侨华人研究、侨务理论与侨务政策研究、华商研究、侨务公共外交研究和周边国家外交战略研究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组织开展金砖国家主题研究与研讨专项工作,举办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厦门市政府系统干部金砖国家知识专题培训班,出版金砖国家研究学术著作。

4.拓展提升华文教育。加强华文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华文教育拓展与提升计划”,进一步拓展海外华文教育阵地和办学渠道,提升海外华文教育层次。继续加强华文教育学术品牌建设,启动《世界华文教育年鉴(2017)》和《华文教学研究系列丛书》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周末制中文学校教学大纲》、“海外华文教育情况普查及动态数据库”等重大项目进度。继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项目,做好“安哥拉青年科技人才班”的教学、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统筹推进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海外华文教师本土化培养、“中华文化大乐园”、汉语志愿者选拔外派、孔子学院(课堂)、中华才艺培训基地建设、华文教材研究编写等各项工作任务。

5.加大“海丝”研究力度。加大对“一带一路”研究的投入力度,出台《华侨大学关于支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设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科研、调研、会议专项资金,设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成果专项奖励基金,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侨商和项目信息数据库。推动东盟研究中心率先实现突破,在斯里兰卡设立南亚研究中心,开展常年驻地研究,发挥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研究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海丝”沿线高端人才培养,研究制定《“海丝”沿线国家高端人才培训方案》,拓展侨领、侨商、青年、华人社团等各类人才的培养。加强“一带一路”研究学术品牌建设,创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辑刊,筹备出版“一带一路”系列丛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蓝皮书》。

五、以落实巡视整改为载体,加强依法治校,提升管理水平,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保驾护航

(一)做好巡视整改工作

认真做好审计和巡视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针对审计和巡视发现的问题逐条落实,对症下药,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整改,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在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上创新突破,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推进问题得到解决。结合整改工作进度安排,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对整改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将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根据审计和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堵塞漏洞,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法制化、规范化的形式提高学校管治水平。相关单位要加大对各单位、各项目负责人进行各项业务活动、经济活动、财务活动的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纪意识,杜绝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动依法治校

以《华侨大学章程》制定、教育综合改革、“十三五”规划实施、“双一流”建设、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推动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促进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提供制度遵循。进一步落实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引导全校师生将依法治校作为学校内部治理的核心价值与要求,将法治理念落实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运用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和学校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健全学校、学科、学院三级学术组织架构。确定职能部门权力清单,在重点领域探索推进权力清单管理模式,科学划分管理权限,能由学院自主决定的事务由学院自主决定。深入推进“马上就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促进管理服务效能提升。全面加强校务信息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校务信息的服务作用,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各类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预案建设,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教育考试安全事件等方面的应急预案,推动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切实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三)做好其他行政常规工作

1.加强财务审计工作。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源节流,严控和降低行政性经费支出,统筹调剂校内各类资金,挖掘和创造新的财源增长点,积极争取国家教育事业经费、专项经费和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扶持及优惠政策。提高专项经费执行力,及时评估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专项经费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加大审计工作力度,规范基建、修缮工程结算审计,继续完成好2016年下半年新实施的76项经济责任审计及科研项目结题审计。

2.加强后勤保障服务。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推动后勤服务由自我服务向购买服务、委托管理转变,强化监管职能,做好经验总结。认真实施后勤实体绩效考评及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激励各实体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推进教职工安居工程,加强周转房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泉州校区石结构周转房腾退方案和《泉州校区专家公寓管理规定》。以“归属清晰、权责明确、配置合理、处置规范、运作高效”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无形资产管理,出台《华侨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管理机构、申报程序和使用规范,维护好学校声誉和形象。继续实施校园节能工程,创建安全生产达标单位。

3.加强董事校友工作。加强对外联络交往,拓展海外校董资源,创新董事校友服务学校事业发展的形式和举措,进一步加强董事校友在校园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吸纳带动学生就业创业、促进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境外招生、对外合作办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校友会组织建设力度,进一步推动全国省级行政单位校友会覆盖工作,拓展建设新的海外校友会。充实完善“侨捐项目数据库”、校友网,构建董事校友联络网络化、信息化平台,全面做好海内外校董校友联络及凝聚工作。加强校友资源涵养,调动中青年校友参与校友组织和校友服务工作的热情,推动校友梯队建设和可持续化发展。推进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和社会捐赠管理专业化建设。

4.加强安全稳定建设。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进一步落实好安全管理责任制。修订完善校园应急预案体系,定期开展各类演练,增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和处置能力。着力推进“科技创安”,完善两校区技防设施建设。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校园交通规划管理,做好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5.加强离退休工作。进一步落实“两项待遇”,认真听取老同志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落实离退休教职工工资和福利,切实增强离退职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孤寡、重病、空巢等特殊群体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关照。加强老年组织、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组织开展各类形式文体活动,推动文化养老机制和氛围的形成,丰富离退休老同志晚年精神生活。

6.推动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做好数字教学资源与课程建设、教室教学设备更新改造、教学楼卫生间环境改善、学生宿舍24小时热水系统安全节能升级改造、厦门校区教学楼智能文印服务平台、教职工证明打印自助服务平台、共享自行车进校园、泉州校区电力优化保障工程、教职工乘车候车点环境改造、改善离退休教职工地掷球场及配套设施等10项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责任主体,倒排任务工期,狠抓推动落实,确保如期完成。

华侨大学2017年上半年工作要点

任务分解表

类别

序号

工作任务

分管

校领导

责任单位

理论学习

1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全体

校领导

全校各单位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2

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工作清单和时间安排表

徐西鹏

教务处

3

推动学院成立工作小组,开展自评自建,准备自评报告和支撑材料

全体

校领导

各学院

各单位

4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相关制度

徐西鹏

教务处

5

制定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专项规划

贾益民

吴季怀

彭 霈

发展规划处

人事处

基建处

6

进一步明确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结构、服务面向和发展目标定位,凝练办学理念

吴季怀

发展规划处

7

抓好“十三五”规划和综合改革方案年度计划实施

全体

校领导

全校各单位

教育教学改革

8

对专业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

徐西鹏

教务处

9

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对部分专业限招或停招

徐西鹏

教务处

招生处

10

加大对优势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一批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优势专业。依托现有学科专业优势,进行新专业设置

徐西鹏

教务处

11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专业认证评估工作

徐西鹏

教务处

12

调整优化培养方案,增加柔性教学安排,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徐西鹏

教务处

13

制定《华侨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华侨大学“十三五”课程建设规划》

徐西鹏

教务处

14

建立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课程建设组织保障体系和政策激励机制

徐西鹏

教务处

15

调整优化课程数量结构,加大优质课程资源支持力度,推进百门优质课程建设,力争国家精品课程实现突破

徐西鹏

教务处

16

实施“规划教材”立项工程,以立项和获奖教材带动教材整体建设。加强教材选用管理,推动精品教材、优质新版教材进课堂

徐西鹏

教务处

17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推广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实验实训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多个方案对比教学

徐西鹏

教务处

18

改革实验方式与内容,增加设计类综合类实验项目,加大力度开放实验室

徐西鹏

刘 塨

教务处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19

探索试行实践能力培养四级制,坚持实践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

徐西鹏

教务处

20

改革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增加工程类项目和结合科研项目的比例

徐西鹏

教务处

21

加强全英文授课师资队伍、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等项目建设,拓展新的品牌交流项目

贾益民

徐西鹏

曾 路

人事处

教务处

国际学院

22

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加强专职教学管理队伍、教学顾问组建设,聘请顾问组专家

徐西鹏

教务处

23

完善学校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质量标准,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加大抽查力度

吴季怀

徐西鹏

刘 斌

研究生院

教务处

学生处

24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培养方案审查、开学期中和期末教学集中检查、随机教学检查、学生评教等制度

徐西鹏

教务处

25

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学生实习实训教学

徐西鹏

教务处

26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实验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吴季怀

徐西鹏

教务处

研究生院

师资队伍建设

27

实施“百名博士引进计划”,壮大师资队伍,降低生师比

贾益民

人事处

28

细化学院学年引才方案,稳步推行3+X试聘长聘引才制度,积极招聘海内外博士师资

贾益民

人事处

各学院

29

推进“荟萃高端人才行动计划”,促成“以才引才”和“团队式引才”

贾益民

人事处

30

严格落实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制度,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丰富教学手段

贾益民

徐西鹏

人事处

教务处

31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推动教师回归课堂

徐西鹏

教务处

32

通过“闽江学者”“教学名师”“学科学术带头人”等校内外各类人才计划,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贾益民

徐西鹏

人事处

教务处

33

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落实《华侨大学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若干意见》

贾益民

人事处

34

建设教师发展中心

徐西鹏

教务处

35

改善教研室、实验室和研究室工作条件

刘 塨

彭 霈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后勤与资产管理处

学风建设

36

开展“学风建设年”活动

刘 斌

学生处

37

修订完善学生奖励工作办法、奖学金评定办法、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办法等制度

刘 斌

学生处

38

修订学分制教学管理及学籍管理办法、本科考试工作条例等制度

徐西鹏

教务处

39

完善检查监督评价制度,制定领导干部听课制、教师评学管理办法,出台《华侨大学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

徐西鹏

刘 斌

教务处

学生处

40

坚持教学管理人员期中教学检查、学生辅导员随机课堂抽查、校院教学督导组不定期督查等三个层级检查的紧密结合,强化课堂秩序调控和师生课堂违规违纪行为处理

徐西鹏

刘 斌

教务处

学生处

41

充分发挥党支部、团支部、学生团体、学生党员干部的组织带动作用,调动学风建设主体积极性

刘 斌

学生处

校团委

各学院

42

发挥任课教师、班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等队伍的引领、指导、督促作用,促进学生主体意识觉醒

徐西鹏

刘 斌

教务处

学生处

43

创建“无手机、无迟到、无旷课课堂”“无餐饮教室”“无作弊班级”等活动

刘 斌

学生处

44

开展“班级优良学风评比”“我要当学霸”等活动,开展校院两级学风建设表彰

徐西鹏

刘 斌

教务处

学生处

各学院

45

开展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成长与成才报告、十佳大学生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发展观

刘 斌

学生处

46

根据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学风教育思路、内容和方法

刘 斌

学生处

47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文体艺术等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

刘 斌

学生处

校团委

创新创业学院

48

完善家庭困难、心理困惑等特殊群体学生帮扶体系

刘 斌

学生处

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

49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

贾益民

吴季怀

徐西鹏

曾 路

人事处

教务处

研究生院

宣传部

50

打造文化校园、书香校园,培育教师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把好教师入口关、培训关、考核关,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实施师德“一票否决”

贾益民

刘 斌

曾 路

人事处

学生处

宣传部

51

加强教师科研诚信教育,建立科研诚信档案

吴季怀

曾 路

发展规划处

科学技术

研究处

社会科学

研究处

硬件设施建设

52

做好2017年本科实验室建设项目的下达和跟踪实施,推动贵重仪器共享平台二期建设,加快分析测试中心建设

刘 塨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53

推进实验室分层建设,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完成实验室基础信息网络化建设

刘 塨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54

制定图书资源建设长期规划和图书采购总预算,加大图书采购资金投入

刘 斌

刘 塨

财务处

图书馆

55

结合重点学科和急需资源科学制定年度购书计划和经费预算,合理安排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数据库资源与普通资源、中文图书期刊与外文图书期刊比例

刘 斌

刘 塨

财务处

图书馆

56

做好两校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校园内钉子户和集美大道沿线民房拆迁工作取得进展

彭 霈

基建处

57

加大教室维修改造力度,调整教室功能,加强教学设施管理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修缮采购力度

刘 塨

彭 霈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后勤与资产管理处

58

加快智慧教学平台、云安全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扁平化网络平台改造升级,完成关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评测,健全技防、人防综合保障体系

张云波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

59

完善智慧化校园整体规划,推动电子校务与移动校园平台建设,做好侨务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工作,促进数字信息管理技术提升

张云波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

招生工作

60

启动2017年招生计划编制工作,做好招生宣传和咨询,加大招生薄弱省份宣传力度,发挥好网络新媒体在招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徐西鹏

招生处

61

规范做好特殊类招生工作

朱琦环

徐西鹏

招生处

纪检监察

办公室

62

做好香港副学位试点招生及学生培养,探索澳门学生班招生培养模式,筹建新的海外招生基地,完善海外招生网络

徐西鹏

刘 斌

教务处

学生处

招生处

创新创业

63

大力实施《华侨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开展省内院校合作,协同推进创新创业工作

刘 斌

创新创业学院

64

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建立创新创业育人体系,打造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和品牌活动

刘 斌

创新创业学院

65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优化就业创业导师库

刘 斌

创新创业学院

66

开展校内创新创业赛事,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全国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

刘 斌

创新创业学院

67

加强大学生创业园、丰泽华创园建设,做好入园孵化团队跟踪指导

刘 斌

创新创业学院

68

做好2017年毕业生就业常规工作

刘 斌

创新创业学院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思想政治工作

69

探索把有条件的党务工作者培养成学术带头人,把行政系统主要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培养成基层党组织负责人

全体

校领导

组织部

各学院

70

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坚持抓思想政治工作与抓业务管理工作相结合

全体

校领导

全校各单位

71

建立部门协作常态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校园文化等各项工作

全体

校领导

全校各单位

72

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列入学校及各单位工作计划

全体

校领导

全校各单位

73

构筑以党建为龙头、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实践教育为特色、以社区环境育人为依托的多维立体格局

关一凡

徐西鹏

刘 斌

学生处

组织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74

做到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齐头并进,学生抓灌输、教师抓培训、干部抓表率、领导抓责任

贾益民

关一凡

刘 斌

人事处

学生处

组织部

75

制定并落实“思想引领提升计划”“学生成长支撑计划”“管理服务创新计划”

刘 斌

学生处

学生工作部

76

研究制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推进《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贯彻执行,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督查测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刘 斌

学生处

学生工作部

77

创新辅导员工作方法理念,培育学习型思政模式

刘 斌

学生处

78

挖掘多元校园文化精神,培育特色型思政模式

刘 斌

曾 路

学生处

宣传部

79

构建“互联网+思政”工作格局,推进完善“易班网”“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建设

刘 斌

学生处

校团委

80

大力开展假期和节假日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志愿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学雷锋公益活动体系,将志愿服务纳入社会实践学分管理

刘 斌

学生处

校团委

81

深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构建志愿服务品牌团队立项、品牌团队星级评审、“爱心日历”计划、“睦邻基地”计划四大制度保障

刘 斌

校团委

82

规划思想引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三爱”教育活动

刘 斌

曾 路

学生处

宣传部

校团委

83

推进马克思主义系统学习工程,扶持青年理论研究会发展,加快学生领袖拓展班建设

刘 斌

学生处

学生工作部

84

加强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组织发挥作用,重点培养文化类社团,以立项活动、精品活动月等形式强化思想引领作用

刘 斌

学生处

学科建设

85

优化学科布局,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落实,研究制定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

吴季怀

发展规划处

86

全面调研学科建设情况,梳理学科关系,加强总体规划,加大优先发展学科、重点发展学科、培育发展学科建设力度

吴季怀

发展规划处

87

开展学科建设绩效评估、学院绩效评估,加强年度学科建设基本经费和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跟踪和评估,对存在资源浪费的重复建设学科、投入产出效益低的学科进行调整优化

吴季怀

发展规划处

88

明确学科发展导向,加强学科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对接

吴季怀

发展规划处

科学技术研究处

89

改善学科生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构建侨校特色学科体系

吴季怀

发展规划处

博士学位点申报

90

推进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列审核各项工作

吴季怀

研究生院

各学院

91

对相关学科进行对比分析,找准差距和不足

吴季怀

研究生院

各学院

92

明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目标,全面检视学科方向、学科队伍、人才培养、培养环境与条件、保障措施等参评要素

吴季怀

研究生院

各学院

93

根据申报结果,科学制定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方案,落实好建设任务

吴季怀

研究生院

各学院

各学位培养单位

科技创新

94

推进《华侨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组织实施、考核验收,认真实施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件,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

吴季怀

科学技术研究处

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

泉州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95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作用,推进地方和企业急需关键技术、高新产品的研发

吴季怀

科学技术

研究处

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

泉州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96

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学科队伍汇聚、学科方向凝练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创新团队培养引进机制、评价考核机制、经费投入机制、政策保障机制

吴季怀

科学技术

研究处

97

实施“中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

吴季怀

科学技术

研究处

98

扎实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与协同中心建设

吴季怀

科学技术研究处

2011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

99

做好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科技奖励的申报组织工作

吴季怀

科学技术研究处

100

贯彻落实《华侨大学服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

吴季怀

曾 路

发展规划处

科学技术研究处

社会科学研究处

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

泉州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101

跟踪、评估学校与福建八地市合作协议执行情况,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

吴季怀

刘 斌

曾 路

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发展规划处

科学技术研究处

社会科学研究处

102

充分发挥相关研究院、产学研基地的产学研窗口作用

朱琦环

吴季怀

徐西鹏

刘 塨

刘 斌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工业设计研究院、制造工程研究院、分子药物研究院、厦门软件园产学研基地

103

抓住福建省实施医疗“创双高”机遇,加强医学专业建设

吴季怀

刘 斌

发展规划处

生物医学学院

104

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做好干部培训、教育扶贫、区域协调发展等工作

关一凡

刘 塨

曾 路

工商管理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105

开展好知识、科技、文艺进基层、企业、农村、社区工作

吴季怀

刘 斌

曾 路

学生处

科学技术研究处

社会科学研究处

宣传部

人文社科

106

深入实施《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曾 路

社会科学

研究处

107

推进“学术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百名优秀学者培育计划”“学术著作专项资助计划”等项目实施和中期检查

曾 路

社会科学

研究处

108

组织实施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以及各类科研成果奖励的申报与管理

曾 路

社会科学

研究处

109

加强高水平智库建设,充分发挥相关研究机构的优势和作用

贾益民

曾 路

社会科学研究处

华侨华人研究院

国际关系研究院

华侨华人

信息中心

海丝研究院

经济发展与

改革研究院

110

深入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出台贯彻实施办法,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吴季怀

曾 路

发展规划处

宣传部

111

协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各项任务

曾 路

社会科学研究处

宣传部

112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徐西鹏

刘 斌

教务处

学生处

113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吴季怀

徐西鹏

曾 路

发展规划处

教务处

社会科学研究处

114

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和品牌实践活动

刘 斌

曾 路

学生处

社会科学研究处

宣传部

115

综合利用校园媒体、图书馆、文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载体,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宣传力度

曾 路

宣传部

116

运用孔子学院(课堂)、海外华文教育基地、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体育活动、学术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曾 路

彭 霈

华文教育处

社会科学研究处

体育学院

涉侨研究

117

制定出台《华侨大学为侨服务行动计划》

吴季怀

发展规划处

118

加强涉侨研究平台和载体建设,深化理论和实证研究

贾益民

华侨华人

研究院

119

加强侨研品牌建设

贾益民

华侨华人

研究院

华侨华人

信息中心

120

组织开展金砖国家主题研究与研讨专项工作,举办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厦门市政府系统干部金砖国家知识专题培训班,出版金砖国家研究学术著作

贾益民

国际关系

学院

华文教育

121

大力实施“华文教育拓展与提升计划”

贾益民

曾 路

华文教育处

华文学院

华文教育

研究院

122

启动《世界华文教育年鉴(2017)》和《华文教学研究系列丛书》前期工作,推进《周末制中文学校教学大纲》、“海外华文教育情况普查及动态数据库”等重大项目进度

贾益民

华文教育

研究院

123

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项目,做好“安哥拉青年科技人才班”教学、管理与服务保障

曾 路

刘 斌

学生处

华文教育处

华文学院

124

统筹推进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海外华文教师本土化培养、“中华文化大乐园”、汉语志愿者选拔外派、孔子学院(课堂)、中华才艺培训基地建设、华文教材研究编写等各项工作

贾益民

曾 路

华文教育处

华文学院

华文教育研究院

“海丝”研究

125

出台《华侨大学关于支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

贾益民

曾 路

社会科学

研究处

海丝研究院

126

设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科研、调研、会议专项资金,设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成果专项奖励基金

贾益民

刘 斌

曾 路

财务处

社会科学

研究处

海丝研究院

127

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侨商和项目信息数据库,在斯里兰卡设立南亚研究中心,加强“海丝”沿线高端人才培养,研究制定《“海丝”沿线国家高端人才培训方案》

贾益民

海丝研究院

128

创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辑刊,筹备出版“一带一路”系列丛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蓝皮书》

贾益民

海丝研究院

巡视整改工作

129

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逐条落实

全体校领导

各整改任务责任单位

130

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对整改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责任

全体校领导

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纪检监察办公室

131

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法制化、规范化的形式提高学校管治水平

全体校领导

整改工作

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

132

加大各单位、各项目负责人业务活动、经济活动、财务活动的教育培训,杜绝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朱琦环

刘 斌

财务处

纪检监察

办公室

依法

治校

133

加强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

刘 斌

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134

进一步落实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朱琦环

刘 斌

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教育工会

135

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健全学校、学科、学院三级学术组织架构

吴季怀

发展规划处

校学术委员会

136

确定职能部门权力清单,在重点领域探索权力清单管理模式

刘 斌

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137

深入推进“马上就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

刘 斌

机关党委

138

全面加强校务信息公开工作

刘 斌

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139

加强各类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预案建设

刘 斌

彭 霈

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保卫处

财务审计

140

开源节流,严控和降低行政经费支出,统筹调剂校内各类资金,挖掘和创造新的财源增长点,积极争取国家教育事业经费、专项经费和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扶持及优惠政策

刘 斌

财务处

141

提高专项经费执行力,及时评估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专项经费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

刘 斌

财务处

142

规范基建、修缮工程结算审计,继续完成好2016年下半年新实施的76项经济责任审计及科研项目结题审计

朱琦环

审计处

后勤保障服务

143

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做好经验总结,实施后勤实体绩效考评及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彭 霈

后勤与资产

管理处

144

推进教职工安居工程,加强周转房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泉州校区石结构周转房腾退方案和《泉州校区专家公寓管理规定》

彭 霈

后勤与资产

管理处

145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无形资产管理,出台《华侨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彭 霈

后勤与资产

管理处

146

实施校园节能工程,创建安全生产达标单位

彭 霈

后勤与资产

管理处

董事校友工作

147

拓展海外校董资源,创新董事校友服务学校事业发展的形式和举措

曾 路

董事会办公室

校友工作

办公室

148

加大校友会组织建设力度,推动全国省级行政单位校友会覆盖工作,拓展建设新的海外校友会

曾 路

董事会办公室

校友工作

办公室

149

充实完善“侨捐项目数据库”、校友网,构建董事校友联络网络化、信息化平台,推进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和社会捐赠管理专业化建设

曾 路

董事会办公室

校友工作

办公室

安全保卫

150

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

彭 霈

保卫处

151

定期开展各类演练,增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和处置能力

彭 霈

保卫处

152

推进“科技创安”,完善两校区技防设施

彭 霈

保卫处

153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校园交通规划管理,做好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彭 霈

张云波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

保卫处

离退休工作

154

落实“两项待遇”,加强老年组织、老年活动中心建设

关一凡

离退休工作处

155

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关一凡

离退休工作处

为民办实事

156

数字教学资源与课程建设

徐西鹏

教务处

157

教室教学设备更新改造

徐西鹏

彭 霈

张云波

教务处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

后勤与资产管理处

158

教学楼卫生间环境改造

彭 霈

后勤与资产管理处

159

学生宿舍24小时热水系统安全节能升级改造

刘 斌

学生处

160

厦门校区教学楼智能文印服务平台

彭 霈

后勤与资产管理处

161

教职工证明打印自助服务平台

贾益民

张云波

人事处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

162

共享单车进校园

彭 霈

保卫处

163

泉州校区电力优化保障工程

彭 霈

后勤与资产管理处

164

教职工乘车候车点环境改造

刘 斌

彭 霈

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后勤与资产管理处

基建处

165

改善离退休教职工地掷球场及配套设施

关一凡

离退休工作处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华侨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7年2月21日印发